昨夜妹妹刚踏入家门,母亲即对她说: 你晒的衣服要记得收哦,不然会被雨淋湿了。我心里在想,如果是我,母亲会怎么说呢?她也许会凶巴巴的:你的衣服晒了那么久(她是不会调查我的衣服到底晒了多久,而一意强加罪名),已经干了还不赶快去收啊?别人要洗衣服也没有地方晒!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妈对我是如此,对大哥是如此,对小妹,对二哥,总是和颜悦色的,甚至有几分敬畏。
记得那天往餐馆的途中,母亲又狠狠的批评我的衣着,我们两人的对话惹得父亲大发脾气(看来我又被冠上不肖的罪名)。心里郁闷,躲到厕所里哭了一场,然后强颜欢笑的和大家共餐。回到家后,母亲拿出她所买的名牌衣服送给二哥,期待分享他的喜悦,谁知道被二哥不领情的破口大骂,说他最讨厌这个品牌的服装。母亲不敢吭声,闷坐着,那时的我可幸灾乐 祸了,暗想真是现世报,我的苦口婆心总是被视为不肖,二哥的反应呢?她是否有借此反省,批评所加诸于我身上的压力,甚至是耻辱呢?
二哥的骂声终于告一段落,我于心不忍,开口说:这件衣服还真不便宜呢,要RMxx。二哥这才把语调放缓,说他带回去就是了。母亲的反应更绝,说不如把那件对我来说超大码的衣服给我,那是一种施舍?还是一种情绪转移?我可以发牢骚,说没有人要的才给我,但选择随着她的情绪,试穿该件衣服,然后才做出婉拒。我想,母亲从来不会察觉,我在这些小细节上的贴心。一如我时常忽略,身边的人对我所作的付出,正努力的学习给与更多的体会与珍惜。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老板娘说,那是你和她无缘分,强求不来的。据我观察与分析(偏激的说法是我猜疑与追究责任),母亲因为我们的遭遇与过去,判了我们“死刑”,潜意识里根本不想给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是鉴于她是我们的母亲,有一层切不断的关系,她无可奈何的“关爱”着我们,但那似乎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与宽容。因此,她总是口口声声地说,她就是不公平的,她情愿被我怨,也要选择不公平。这让我想起,上回哥哥回家,我成为母亲的替罪羔羊,被哥哥莫名其妙的骂我看不起他。母亲的确是如此,对他说话,倾向于带着预设与责备的口吻,那是无法否认的。
我也相信因果,不同于老板娘的是,她指的是宿世的因缘和合,而我更倾向于相信,那是此生的造化,也相信可以改变,前提是双方都有这个意愿。
我现在的状态?更倾向于逃避,甚至不敢直视父母亲的双眼,不敢多说话,怕被误解,怕惹“是非”。还没想到正确的沟通方法,一个巴掌拍来拍去都拍不响,白费了力气。
后记:原来今天要去超市买东西,正好妈妈她们也去,后来听到妈妈邀约的语气,免得又被她批评使到我情绪不快,影响大家的情绪,还是决定不跟她们一块出门。唉,这样的逃避,不知道会带来怎么样的压抑与爆发?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