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4, 2010

Saturday, May 22, 2010

致敬Ed

知道SL怀孕后我就一直很担心,她是个大小孩,没有Ed在身边的时候会任性的不吃饭,有Ed在身边又会撒赖,要吃这个哪个;而且不擅打理家事,穿过的衣服都送洗,怎么有能力照顾小小孩呢?况且,双亲都是感染者,母婴感染的风险让我很不安,万一宝宝也感染了,妈妈可有能力照顾?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在那当儿总不能说SL连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你怎么还让她怀孕?给予了最真心的祝福,那是一次成功转念的成果,毕竟孕育新生命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尤其对于徘徊在生死线边缘的人,更是如此。那次的表现敢情良好,Ed深感意外,说我变了。呵呵,是啊,你都已为她人夫他人父,我总不能还对你撒娇,分薄你妻你子的爱。

认识Ed时身边有他C,虽然相隔两地,基于对爱情的信任,对Ed是不屑一顾的。况且他直肠直肚,为了争取团体的利益,总会说些不中听的话,得罪过许多人;对女孩家也如是,并不讨喜。Ed是个好人,明知道我有他C,直到他自己有了V,对我还是随传随到,不过见面时总会说些让我鼓满腮的话,气煞。他和V分手时,来电哭诉着,感受着他的用情,不能说不动容。

后来,和他C分手后,若干年来独自走着孤寂煎熬的路,编制着自欺的谎言,告诉自己他有不得已的苦衷,直到他说女朋友已怀有身孕才甘愿梦醒。经过无数夜的反复思考,开始觉得也许和一个坦白忠诚的好人在一起会很不错,被爱总比爱人幸福。某天清晨醒来,决定给Ed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约了他想见。Ed一如往常,随传赴约,可是这次的他身边还有SL。三个人的早餐,对于一段还没有投入的感情,我可以很理智的分析,清晨的他是伴着她醒过来的。随着之后的几次见面,印证了我的推测。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我想起决定和Lighter摊牌分手,他却告诉我他感染了爱滋病的那个晚上。命运总是如此弄人,对于我它更是特别眷顾,热衷于为我部署,一次又一次。

当Ed告诉我他要让SL哺乳时,我更是开始神经兮兮的,SL时常耍赖不吃药,怎么保证治疗会做得好?万一母体病毒载量没控制好,把病毒传给婴孩怎么办?接着听说小孩在肚子里活动不频繁,因此必须隔天到医院做产前检验,心里更是不安,担心会诞生出不健康的宝宝。接着SL入院、出院、早产,小孩心肺发育不健全必须留加护病房,都让我揪心,无法正面去思考。而今,Ed亲口说宝宝没了,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我还是愣在电话的一头。没等我说安慰的话,Ed自己先说了很多自我安慰的话,还有为宝宝取名出报生纸到办丧事各细节。想起Ed从SL意外怀有了宝宝,到加倍呵护照顾SL,并承受宝宝感染风险的压力,到这当儿,他还可以那么坚强的面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之余,还得照顾刚失去宝宝的妈妈,打从心底起敬。

Ed,你真是好样的,是个真正有担待的男人!今生错过了你,是否有缘有份还看来生了。也许,哪个女人早已把你定下,等着你来续缘。

幸喜,这样的好男人,虽然当不成伴侣,能够当永生永世的好朋友,也是累世所积来的福气。

Friday, May 21, 2010

幸亏没有发生的感情

几个月前因为工作和一位认识多年,但是不常接触的老朋友开始有了比较频繁的互动。这位文质彬彬,且博学多才的老朋友几次向我暗示他对我有好感,基于种种因素,HIV不外乎是其一,我都假装后知后觉,没有回应。其间透露身患顽疾,把脂肪肝和黄疸病拿来当前锋作烟幕。

某个晚上,他来电向我表白,很谨慎的表示他不介意我的过去和身体状况。我一贯的不作表示,虽然最后他希望我能给他一个答案。对于他,我的感觉就是淡淡的,既没有心跳,也没有生理冲动。我想到的是,他是否可以照顾我,陪我走一程又一程的坎坷路?答案若是肯定的,我自信可以培养我们之间的爱,让自己回到初衷,和自己的男人相携度过此生,不作非份之想。还有什么是比可以找到一个相知的人来共同生活更难得?

接着下来的日子,观望着这个男人,也许更挑剔的是我,心想难道我应该妄自菲薄吗?

后来,一次又一次,发觉他蓄意破坏团体的安宁,制造混乱,间接伤害着身旁共事的人。表面上,他对我还是毕恭毕敬的,没造成任何损伤,我大可藉着他的帮助,在工作上获取更多的方便,同流合污。然而,我却不识相的没有领情,且一次又一次和一位拥有相近生活理念的好朋友分析出他甚至可以说是卑鄙的言行。好友心肠软,痛心的说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他走向正道。我说老大年纪,很多观念已牢固,若不是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让他顿悟,是很难了。那么轻轻的几句,似乎把满腹的想法涂鸦了。

对于这个在意我,差点就让我托付终身的男人,如果幸亏可能万念浮现,那是怎么样的滋味,你能理解吗?

关于他的表白,只能密密的蜡封,仅于他和我之间。

Tuesday, May 18, 2010

想与非想

很特别的感觉
脑袋里好像有东西
又好像空空的
介于想与非想之间

观察朋友E的部落格一段时日
他似乎豁出去了
把照片贴了上来
有喜有忧
喜的是他放开了
忧的是他是否能全程放开?

其实
那么难的路都走过来了
还有什么会比烙上HIV标签更坏?
一环扣一环的
影响了生活影响了一切
更在意的
是因为身边的人在意

所以
只能选择躲在暗处

还有一些东西
说不上来的感觉
就是那种介于想与非想之间的...

Monday, May 17, 2010

绝非无病呻吟

我总是在光明面的面子书上写写写
问题一箩箩的
咋看像无病呻吟
谁知道其实是病入膏盲在强颜欢笑
艾滋病哦
难道还能说是在强说愁?

我的愁绪啊
那么的挥之不去
如果说是烙印
旁人一定无法明白
你一言我一语
明白几分了?

我的每个血球
都刺上了HIV
怎么洗也洗不脱
每天用最毒的药在以毒攻毒
不知道最终被漂干净的是HIV
还是那些红血球
若说本是同根深相煎何太急?
这样的形容词会不会很可笑?

难道我就只能懒洋洋的
故作洒脱?
说到底
最怕还是寂寞

我说嘛
谁能陪我走这条路
好累
何必累着旁人了?

其实嘛
根本无法找到同路伙伴

我只能如此了
漂浮不定的继续
直到无法再走下去

Sunday, May 16, 2010

一个人

孤孤单单的
依然是一个人
有时候怀疑
如果突然消失了
多久以后才会有人察觉
而在相隔多久以后
人们就会彻底对失去这个人
而不痛不痒

一个人
就这样的一个人
这样的日子
究竟还会过多久?

这样的一个人

Saturday, May 15, 2010

难题+奢望=走火入魔

最新的难题如预期中的出现了...

他希望我们能无保留的结合在一起
安全套却把我们隔开
让他无法真实的感受
被爱与施爱
他是那么的觉得

然后
我竟然心动了
很想探个究竟
体会体内射精的感觉
然后是孕育生命的奢想
生命是一种希望
对于垂死的生命
更是如此
对于无法光明正大垂死的生命
意义是更深一层的

然后狂想
如何能将体内射精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原来
让男人赤裸裸进入体内是我所无法办到的
如今却开始思量
如果男人知道我的健康状况后坚持进入我是否该拒绝?
开始走火入魔乎?

有男人会愿意吗?
又是一个大头症...
(自问自答的毛病似乎恶化了)

还是性

前阵子旧情人I来了
没有任何甜言蜜语
那么开门见山的性邀约
忐忑了好几天
思量是否该见他
最终拒绝了
理由似乎是无法接受纯性的关系

前两天
和旧情人T见面了
一样是充满性的邀请
却赴约了
包装上承诺的性
似乎比起赤裸裸的性更容易接受
虽然明知道所有承诺都那么遥不可及
是因为自欺欺人吗?

所渴望的
究竟是爱
还是性
心里似乎清楚的明白了
如果无法成全爱情
只能退而求其次
满足无法停止的欲望
然而
心里那把尺却禁止自己越池
拉拔着
最终只能仰赖自圆其说的理由
或者抱着缥缈的期望
纵容包装着爱情的欲望放肆
去成全饥饿的性妄想

我算沉沦了吗?
本非原意
却愿意
至少肉体可以享受片刻的快乐

如果爱情那么难
何妨?
(又是一句自圆其说?)

Friday, May 7, 2010

矛盾

每次来这里
都会看看是否有人留言

可是几乎不曾在别处曝光
无论是留言
还是串门
(说的是这个身份)
和期待是背道的

人是群体动物
总希望有人关注
因为有人关注
很多其实没什么的
变成有什么
如果没有人关注
好像都没有意义了
当然
一些伟大的人物
是要另当别论的

突然想起爱丽丝梦游记里的对白
爸爸,我是疯子么?
嗯,我想可能是的,但凡伟大的人都是疯子。

多么羡慕,但愿我也有这样的爸爸
我已经长大,不是吗?
可是我还是需要很多的鼓励与爱护
我不过是个凡人
因为有过一些意外的经历
而被迫不凡了
(也许还是很平凡)

又想起了一事
那天爸妈陪一个老朋友去看医生
我突然妒忌了
贴切的来说
是老毛病发作,又伤感了
多么渴望爸妈可以陪我一起走治疗这条不归路
可是他们却刻意回避
那我的奢望是否太残忍呢?
让老人家陪我受苦?
可是
难道逃避就会“不存在”?
更偏激的想法是
他们不关心我
难道要我这样想吗?
明明不是那种极端的人

一说矛盾
好像一大堆不黑不白的心绪就滚出来了

如果有人来访
就来吧
若没有
就自得其乐吧~

Wednesday, May 5, 2010

吃药vs刷牙

数一数
已经第十个年头
很多事一旦成为习惯
会变得无所谓
即使那些被迫的习惯

养成刷牙的习惯比较难
还是培养吃药的习惯比较难?
忘记或没有刷牙的次数比较频繁
还是忘记吃药的次数比较频繁?

吃药是一种煎熬
提醒自己是个病人
因此有时故意无所谓
每天提醒自己是病人
会增加负面情绪
如果你认为把吃药当吃补品是一种方案
那么你肯定会为了忘记吃补品而产生罪恶感

忘记刷牙
会有罪恶感吗?
没准时刷牙会被威胁吗?
难道有人培养准时刷牙的习惯?

忘记吃药是一种折磨
健康被威胁
情绪可以很低落
憎恨自己无法培养习惯
心理与生理双重威胁
如果被谴责
那种感觉简直让人抓狂
因此更多人选择逃避
逃避被谴责是表象
远离自我谴责
让自己好过一点最重要

如果你没有为他习惯的培养而付出任何努力
何必让他更难受?

罪恶感能够加强习惯的形成吗?
抵消罪恶感比较容易?
还是形成习惯比较容易?
习惯的无法形成无法掩饰
罪恶感的形成却可以推搪
因此诸如也许或者可能成为代言人
来消减罪恶
从而达到让自己好过

结论?
如果罪恶感无法加强吃药习惯的形成
就设法减轻罪恶感
那么至少你的身体只需承受肉体的损失
精神尚可保持正面
从而减低忘记吃药对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要轻易看轻无所谓
那是一种高层次的放下